为了让学校可以实现创始人路易艾黎的理想, 新中友好协会委托教师和发送物资及其他援助到山丹培黎学校。

自从创立起,新中友好协会一直以来和路易艾黎 1944年创的山丹培黎学校有着良好的友谊关系。
学校历史

当他们在陕西省的校园受到日军的威胁时,路易和George Hogg 加上60名左右学生跋涉到了戈壁沙漠边缘的荒弃古城山丹。在这里,路易租下了几所旧庙作为教室和工作室。他任命George Hogg 为校长。从一开始,学校就收到了新西兰朋友的帮助。这些朋友日后创建了新中友好协会。
在1945年7月,悲剧降临了。George 在和学生打篮球时受了伤,之后很快因破伤风去世了。他被葬在山丹南门外。路易接管了校长的职责。

他将学校以美国传教士Joseph Bailie 命名。这位传教士对于教育有着先进的看法。学校的时间表让学生可以“半学半玩”。早上,一半学生忙碌在实际任务中。另一半则参加正式教学。到了下午两组学生交换。

学校提供了多种实用的技能。课程包括了陶器制造,纸张制造,玻璃吹制,纺织棉花和羊毛。学校有皮革处理,可以出品夹克和鞋子。学校有面粉加工厂,也同时可以从甜菜提取砂糖。学校有一场农场,放牧着新西兰支持者运来的羊群。学校也有煤矿及发电厂,可以为整个设施提供供电。

学校招的学生都是没有文化的男孩(后期包括了女孩)。这些学生后来被培训成国家急需的技术人员。
路易在身边集合了一批有一技之长的外籍教师。多名来自新西兰,包括Bob 和Barbara Spencer,一位医生和一位护士。他们被CORSO援助组织所派。他们建立了方圆数百里唯一的医院。每天都会有很多病人,其中一大部分跋涉了很远的路程才到达。
学校用从工合购买的20辆卡车建立了一个运输部门。运输地点直从重庆延伸到沿海地带,为学校带来了大量的收入。机械部门包括了机械工具和铁匠铸造厂。铸造厂利用了当地出产的铁矿石,煤,以及卡车从兰州拉回的废铁。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正式成立了。但在山丹地区,共产党与撤退的国民党部队依旧在打仗。这期间非常的危险,但是学校师生用仅有的几条枪保卫了学校。共产党部队抵达的时候,路易派出了高年级学生和一名新西兰教师开卡车为胜利的解放军运输。
此时,培黎学校已经成功培训出几千名年轻的技师。当时国家严重的缺乏有技能的人士。这批技师很快被分配到全国各地工作。1952年,山丹学校被转移到了兰州,组成了培黎石油学校。不久后,山丹地区发生了大地震。几乎所有的建筑物都被摧毁。

在他八十多岁高龄时,路易设计了一所新的山丹培黎学校以面对山丹地区当今的需要。
甘肃西部一直都是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过度砍伐森林以及牛羊的过度放牧导致了草原的退步与沙漠的扩大。
路易的理想是建立一所学校在教育学生学习现代技巧的同时也可以学到维护大自然。

有了甘肃省政府和海外朋友(包括新中友好协会)的支持,新学校在1987年4月21日开幕了。这天是路易抵达中国的60周年纪念日。新中友好协会的代表是当年路易为培黎学校邀请过的新西兰教师Tom Newnham。
很快,数名其他的新西兰人也移到了山丹,包括1988年时Powley家庭和1989-90年的Karen Wilson。新中友好协会保持了选择和支持合格的新西兰教师去山丹教学的良好传统。2000年至此,已经有12位以上在山丹服务过。如想查看该位置详情请看山丹学校英语教师。
新中友好协会也组织了其他方式的援助,例如1987年发送的一集装箱物品,学生奖学金(请看给山丹培黎学校的奖学金),和在山丹县有培黎学校支持的其他公益项目。